时间:2023-07-12|浏览:715
11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芬兰央行新兴经济体研究院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视频演讲中指出,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用途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跨境及国际使用涉及到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等法律问题,因此在国际上也正在深入探讨。鉴于跨境使用的复杂性,数字人民币当前的重点是满足国内零售需求。
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人民银行从2014年至2016年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并开始了相关研究工作。2016年,人民银行搭建了中国第一代法定数字货币概念原型,并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提出了数字人民币的顶层设计和基本特征,如双层运营体系、M0定位、银行账户松耦合、可控匿名等。从2017年开始,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互联网公司等合作,共同进行数字人民币的研发。
2019年,数字人民币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及北京冬奥会场景展开了试点,随后又增加了上海、长沙、海南、青岛、大连、西安等地。截至今年10月8日,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场景已经超过了350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达到1.23亿个,交易金额约为560亿元。
易纲表示,数字人民币的目标是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以及提高货币和支付体系的运行效率。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根据试点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数字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具体包括建立适合数字人民币的管理模式、提升结算效率和隐私保护、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的交互等,以及完善数字人民币的生态体系建设,提高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和可得性。
此外,易纲还提到数字人民币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数字人民币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其设计。如果数字人民币更类似现金,则影响相对有限。但如果具有类似存款等金融资产的属性,则可能引发存款替代,导致金融中介规模收缩并降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为了应对这些负面影响,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数字人民币的M0定位不计付利息,双层运营体系的设立以及钱包余额上限和交易金额上限等制度摩擦,尽可能降低挤兑风险。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技术可行性,人民银行已经与国际清算银行、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以及香港金管局联合发起了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旨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作用和技术可行性。该项目通过开发试验原型,进一步研究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央行数字货币对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结算,便利跨境贸易场景下的本外币兑换。
据该项目的第一阶段报告,多边央行数字货币的模式有助于实现更快速、更便宜和更安全的跨境支付和结算。通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的公共平台,在几秒钟内完成国际转账和外汇操作,可以节约近一半的成本,实现了跨越式的改进。
此外,易纲提到与欧洲央行进行了关于CBDC设计的技术层面的交流,并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与其他央行和国际组织合作,探讨CBDC的标准和原则,努力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并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来源:新浪财经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