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浏览:529
FACEBOOK的母公司META FB(元宇宙)大跌,主要是源于今年一季度盈利预计增长3%远低于2021年同期的48%。并且在用户增长方面首次出现下降,扎克伯格说TikTok(抖音)已经成为其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认为,这件事告诉我们,投资人还是要重视业绩的增长,概念可以有一时表现,但如果没有业绩支撑,则最终一定会价值回归。同时,我们看到,中期的互联网企业,即使是面对国际网络巨头,也是有自己的竞争优势的,投资人要有自己的自信心。所以我们想了想,虽然可能下周A股开盘元宇宙板块可能出现下跌,但还是列出了2022年的一些新的概念或者可能的机会。我们的春节股票池推出的目的,主要功能还是预测一下2022年可能出现的热点板块 和机会,做出自己的分析。股票池只是对2022年市场行情热点板块做出的一种预测,并非推荐你买入或者卖出。所以,我们强调,没有列出的板块并不代表没有机会。还有,2022年可能会出现新的热点,有些热点会 持续,有些冷门的,可能会成为热点。所以我们希望大家能在更高的维度看待股市的周期性涨跌现象。
元宇宙概念越来越多,前几天有银行也在吹自己进入元宇宙,我心里说元宇宙经济系统都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真要元宇宙了还有你银行什么事,况且元宇宙普遍用NFT和虚拟货币,如果国内银行进入,那不就是违反了政策。所以,要看清元宇宙大多数是蹭热度,根本没有那么多元宇宙概念股,也没有那么多NFT概念股,只是有人通过元宇宙来包装自己的业务。元宇宙在未来5年就是属于游戏。百度的希壤,天下秀的虹世界等等,就是具备元宇宙的若干项功能,和国外热炒的元宇宙十万八千里。
一个具备雏形的元宇宙,需要UGC的创作模式,需要以太坊和比特币(国内可以采用数字人民币)主导的经济系统,需要VR等高体验的接入设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UGC用户创作和以太坊、比特币组建的经济系统。说白了,元宇宙之所以火爆,用赚钱故事让用户参与进来。对,就是自媒体,而用户进来之后,通过创作来获得数字资产,这些数字资产通过NFT和FT来实现交易。为什么不能是互联网平台发的货币,而一定要NFT或者分布式金融呢?原因就是怕平台滥发代币,很多游戏的游戏币和游戏道具前期很贵,后期平台随意发行,瞬间就失去了价值,谁会收藏一款贬值的游戏道具。所以,元宇宙就是通过内容赚钱来吸引用户,用户多了之后,那些数字资产,虚拟道具就会有价值。就会有人希望从中借东风。比如虚拟数字地产,买了虚拟数字地产的人两个目的:要么出手给下家,要么是为了展示自己的产品,或者线上明星粉丝见面会。说白了,赚钱的故事把人聚拢,然后就可以打广告了。所以NFT、UGC和元宇宙息息相关。
这么说,是告诉广大投资人,元宇宙领域最赚钱的,是几个群体:
其一、是互联网平台。百度、腾讯、网易都在往元宇宙钻,而阿里没有,因为元宇宙本身就是游戏产业的玩法革新。比较典型的就是数字虚拟地产。
其二、是内容创作者。既然数字资产能够交易,数字艺术品水涨船高,那么你创作一个作品,通过以太坊支付gas之后转卖,才能赚到钱。所以元宇宙内容主导。比较典型的就是数字艺术家Beeple一幅幅名为《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everyday:the first 5000 days)的图片拍卖出了6930万美金。记住,这本身就是一个虚拟货币组织的意见领袖。再比如希尔顿家的小女儿,这是全球第一代网红,也通过涂鸦赚钱。比如周杰伦和幻想熊,兜售给粉丝。你会发现,赚钱的都是在食物链顶端,而付钱的都在食物链低端。所以,内容创作者无论你如何借助流量,只要你熟练运用,都能从元宇宙分一杯羹。
至于投资人,很遗憾这里没有太好的盈利方式。诸如百度发布的希壤,其实我进入游戏之后体验并不好,他只是考虑了一个社交功能,没有经济系统,这样就很难聚集流量。比如VR,马斯克说,为什么要把屏幕怼脸上,这一点我是认同的,没必要。
所以,我们依然会给出元宇宙的一些参考标的,但这些参考标的给出之前,我们已经很清楚的提及元宇宙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建议投资人过度关注此项参考列表,这属于风险投资者的范畴,也许2022年不该有风险投资,但知道点也没有坏处。
元宇宙参考标的:天下秀、汤姆猫、中文在线、视觉中国、风语筑、中科创达、元隆雅图等。
VR+智能驾驶
介于元宇宙和VR的潜在可能性,我们增加一些关注的公司,注意,并非上市公司,比如:中科创达和德赛西威(UI)、虹宇科技(系统)、曼恒数字(引擎)、气味王国(体感)、极鱼科技(手势交互)、青研科技(眼动追踪)、影创和虚拟动点(空间定位)、念通智能和云睿智能(脑机)、小红屋和米七科技(全景)等等。
我们只是拓宽以下投资人的思路,消费电子行业的需求是十分稳定的,但是这种稳定从2006年至今延续了16年,他并不是很久远的需求稳定,消费电子的内容是会变化的,从模拟信号手机,到智能手机,到如今智能物联网,再到元宇宙的VR设备,这里面内涵非常丰富,也非常善变。个人还是不认为怼在脸上的屏幕,也就是VR能够替代智能手机,但个人的看法仅限于个人,虚拟现实能够走到哪一步,会不会被脑机接口和全景投影所取代,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了解一个较大的趋势是,所有的设备本意是取代我们的感知。比如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等,如果消费电子产品能够让这些感知体验更好,那么消费电子就能够成为新的爆款。而所有围绕这些领域的上游提供商,在我看来是有发展潜力的。
也许,2022年元宇宙的热火还会持续,还是那个比较背的悖论。那就是,了解真相的人获得智慧,了解市场的人获得金钱。这不是价值投资的板块,但概念何尝不是很多行业蓬勃发展的源头。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