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3|浏览:270
ETH L2(Rollup)从Celestia的模块化开始,就已经有向“通用层”发展的趋势了。复盘我近日的内容,其实可以总结几个关键词:互操作、通用化以及L2并且随着多链格局的演进,各链流动性割裂的格局推动了跨链互操作这个赛道的需求,目前的跨链协议和设施,仍旧没有很好的推出“版本答案”。当然,本文也并不是告诉你哪个是版本答案,只是基于这个现象去推导一些目前因为整体情绪低迷而被忽略的发展趋势。可以知道的是,目前有了两种发展方向,一种就是纯粹的切入跨链互操作的协议,例如Layerzero、Axlar等,还有一种就是本文将要展开的“通用层”概念,做的是【聚合】业务。二者的侧重,一个是链接,一个是聚合,现在很难说清哪个会更容易实现,但后者的【聚合】却是一种较新和较“重”的尝试;实际上这种运行环境的聚合也在解决流动性分散的问题,但在Web3的聚合类型业务,都要比较重一些,像近日引起市场热议的波卡,在最初的安全性共享理念中,走的就是同构的聚合。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在某些时候进入相似的发展结果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L2即Rollup的构建逻辑正在发生变化:从一个纯粹的ETH外包执行层演进到了外接更多链的“通用层”。1.纯粹的执行在此我还举出各个发展阶段的项目,例如第一阶段以ARB/OP为首的L2执行层,这个阶段L2就是作为一个以太链下的执行环境。随后出现的各个相似的Rollup,都是在与链相关的各个层级、治理、验证以及垂直的业务方向上做出差异化;但回归本质,最终做的都是降本增效的买卖,所做的动作也都是将交易打包好提交到以太主网。2.模块化Rollup而第二阶段出现了将DA使用Celestia的模块化L2——Manta。以Manta为界限,后面的发展还未正式进入到二级市场的目光当中(我认为这也是Manta的主要差异化共识)。这个阶段也是点明了开头,将DA层给抽象出了具体的业务模式,有了这个开头之后,市场会开始思考:“是不是其他层也可以模块化作为降本环节的备选?”;这也给一些DAPP构建提供了动机,因为模块化带动的分层式外包趋势,让构建一条链变得没有那么的高成本(包括运营成本),那么从一个租房的到一个建房的,角色就开始发生了变化。3.VM+到了第三阶段,例如将SVM的执行环境并入到EVM体系中的Eclipse ,它也是一个Rollup,可以被归类为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时候连执行环境都开始了并行或者是变化,虽然说仍旧是在以太系的范畴里面,但已经给通用化的趋势打下了基础(因为它目前还只是引入单一的虚拟机环境,没有通用层的概念)。4.any VM而随着所支持的虚拟机环境或者是链越来越多,此时Rollup的构建发展到了第四阶段(不一定是最后),也就是这个Rollup本身支持让应用可以兼容更多虚拟机的运行环境,这时候才真正有通用层的意思。这个阶段也有着两个项目,一个是前几天曾分析过的Lumio,另外一个则是Skate Chain。这两者都还处于初期的构建阶段,但最终的结果似乎都是奔着“通用层”这个愿景去的我们去复盘这个Rollup通用层概念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这一阶段有着很强的跨链互操作属性,甚至二者的逻辑可以等同。这也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势必会产生的碰撞两个不同的构建路径,但最终的结果似乎都是回归到DAPP乃至用户的全链交互上面-Lumio和其他的跨链就不需要过多延伸了,主要展开一下Skate的思路:Skate的安全性基于EigenLayer的安全共享理念作为基础,通过再质押的验证节点共享安全来保障链上应用的安全性,同时这个通用层的概念也意味着它不仅仅是服务于以太系,而是自下而上的从DAPP端出发向用户辐射。在昨日的内容里我曾说过,【账户抽象】和【链抽象】是多链格局下的市场必争之地,而在达成这一步之前,串联多链究竟会怎么达成,答案仍旧没有得出,但能够将运行环境聚合在一个地方,也意味着流动性被聚合在那而不是割裂的状态,如果可以在这一基础上去做链抽象和账户抽象,那交互体验会比跨链交互这一流派更容易实现。通用层落地应用的可能性不只是在Defi的流动性聚合等方面,主要的理念还是在这个层级上实现全链应用的构建,在Skate的框架中被定义为——统一状态应用(Stateless APP)。并且在理想状态下,在账户抽象和链抽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用户意图】的实现方式,让链上用户与DAPP的交互进一步减少理解门槛,目前可以在Skate文档里面看到初步对意图这一交互形式的描述。最后提一点:Skate的前身是一个类似于Solv协议的Defi流动性资管协议,这个我原来的账号就曾分析过,他们现在做战略性的改变,其实调整的方向也没有偏离【流动性】这件事,是可以做同向迁移的。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