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

迟来的Web3年度回顾:风起云涌2022拨云见日2023

时间:2023-03-27|浏览:834

引言:

Web3行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一年。伴随着疫情带来的大水灌漫,带来了全球资产的迅速膨胀,其中包括了已经诞生11年的比特币以及随着元宇宙概念诞生的NFT等新型数字资产。在疫情的催化下,最初由少数极客为了对抗金融危机中中心化机构弊端的密码朋克逐渐成长为被更多用户、机构和行业认可的网络浪潮。NFT、Defi、DAO、新公链等创新层出不穷,带来了新用户、资本与商机。投资机构A16Z把这类基于区块链原生的技术生态及数字资产赛道命名为Web3,拉开了新一代互联网的探索之路。Web2.0时代,互联网平台们的崛起创造了新的商业神话,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Web3以价值为中心,基于现在的信息网络,计划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全球性的数字资产流通的基础设施,将带来一个与传统的互联网架构完全不同的发展思路。社会学界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索“网络国家”的无数可能性。

Web3也已成为各国高度关注和重视的发展方向。2022年3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关于确保负责任地发展数字资产的行政命令》。这个行政命令一方面是为了防范数字资产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维持和保护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创新的领先地位。

2023,伴随着GPT-4的横空出世,生成式AI开启了全新的科技狂飙时代。火爆了两年的Web3似乎暂时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不要忘了,科技的发展永远是螺旋上升,探索新世界带来的新机遇,无论是Web3还是今天的生成式AI,都是一样的。希望大家能在一轮一轮的科技革命中看到世界变革的方向,认识炒作背后的技术本质,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在今天重新回顾2022的Web3行业,作为记录,希望大家能在一轮一轮的科技革命中看到世界变革的方向,认识炒作背后的技术本质,并且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syan.eth

本文为 2023科技向善创新周Web3主题圆桌速记(有删改),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研究院立场。

主持人: 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来到腾讯研究院科技向善创新周Web3专场,我是本场的主持人徐思彦。

2022年是Web3行业载入史册的一年,甚至可以用“风起云涌”来形容。3月,《美国数字资产战略行政命令》发布,提出数字资产监管方向,给行业带来了很多希望。同年,Opensea的交易总额也超过了200亿美金,但随后随着Luna、三箭、FTX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爆雷,整个行业似乎来到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尽管如此,Web3仍然是最受关注的新兴领域:根据pitchbook发布的最新技术指标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获得风投资金最多的行业仍然是Web3,超过金融、科技、生物、电子商务等几十个主流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场论坛请到几位Web3行业非常资深的专家、创始人和投资人,一起来跟我们回顾这一年。

PartI 2022 Web3年度回顾

主持人:2022年,见证了炒作的顶峰和泡沫的破裂之后,有哪些领域或者创新是让你印象最深刻的?你觉得Web3的价值捕获到底在什么地方?我请几位嘉宾按照顺序分别来分享,大家也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跟这个领域是如何产生关联的。

Suji:我们大概是2017年,我自己是2015年、2016年觉得这个挺有意思基本上进入了,2017年开始经历了上一个周期,到2020年、2021年那个时候,算是公司业务做得还可以。今年和去年,特别是2022年,我们目睹了很多过去只有在科幻小说里才能看到的事情。这些事件本身比价格和公司的短期波动,都来得更有意义。

今年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是一个天使投资人Balaji写的——也是我们的顾问和小股东——叫做《网络国家》( Network State)。这本书其实也是一个预言式的小册子,但我觉得它这么多预言式时间点在今年出现是有原因的,是因为传统世界的割裂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大家都有一点不知道干嘛好,然后都只能畅想。在这里我觉得其实奠定了未来10年、20年互联网的方向和未来,包括有意思的这些概念,可能会在今年全部涌出来。

主持人:谢谢Suji,INDIGO我看你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写很多关于元宇宙和Web3的文章,你是怎么关注到这个领域的?

INDIGO:我介绍一下,我其实算是圈外人,以前我做社交网络做微博最早的一批团队,我自己因为疫情在温哥华这边,这些新科技因为北美还是挺快的,关于metaverse、Web3研究得比较多,我也在本地也有孵化。我感觉目前来看两个世界,特别是在Web3之前和正常的互联网,可能是两种不同的人群在参加。

NFT带入了一批新的人,入场到Web3的世界,媒体、投资机构宣传的这些东西,会让Web3的概念在年轻人里面特别的流行,刚才Suji也说了。其实2022年这一整年都挺颠覆的,我们能碰到的大型事件都碰到了,疫情的再度流行、战争等等。我觉得世界变化比较快。

虽然说这一次市场的崩塌,肯定这个崩塌不是由web3这个事件造成的,而是由整体金融泡沫造成的。因为过去印钱太多,导致这些交易所大型的杠杆都坍塌产生了连锁反应。这一次capital世界的崩塌,有点像2008年美国金融市场崩塌一样,因为房产次级贷款造成的,当然这一次我觉得capital崩塌会比那一次更严重,带出来不仅仅是金融性问题,而且还有很多合规问题,有点像2002年互联网泡沫,2002年之后互联网泡沫,产生很多用力,到底是否能够持续用下去的问题,就是到底有多少人会用的问题。我会在后面话题中深度聊一下这个情况,谢谢。

主持人:确实2022是承前启后的一年,感觉从今年开始很多事情要面临真实世界的很多挑战,不管是合规还是产品的可用性。接下来我们请陈悦天总来讲一讲,也是从Web2过来的,之前是文娱行业非常著名的投资人,你是怎么关注到这个领域的?

陈悦天:我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经历和我们公司,我2011年开始进股权投资市场,主要就是做早期投资的。从2013年开始,我自己投资的这些案例就集中在国内内容娱乐和传媒领域,所以我自己对于传媒行业的逻辑迭代就稍微熟悉一点。

传媒行业的逻辑迭代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底层技术要发生变化,所以在2019年的时候我们当时在说,如果我们要找新传媒,应该关注什么样的技术?当时理出来了4个技术:AR、VR、云、AI。我去年把火凤开起来的时候当时就定了三个大的投资主题,有两个是跟我以前做的是相关的,有一个是新的。两个相关的,一个是火凤头青年文化和社群消费品,另外一个新的是叫关注下一代互联网。什么叫下一代互联网?现在其实大家也知道了,下一代互联网其实就是元宇宙和Web3,对这两个概念算是在过去的两年过程当中,应该是行业里面逐步厘清的。所以我们去关注区块链,也是把它作为技术底层,看它能不能创生下一代互联网角度来看的。

去年到今年差不多一年半左右的时间,火凤的投资就从股权类的投资逐步切换到Web3和元宇宙的投资。去年也参与了一些Web3项目,投的项目当中表现比较好的有一个是叫“杰伦熊”,因为原来也是我投的周杰伦在大陆做的电影公司的团队转型做的,所以你可以发现,区块链驱动的NFT技术是一个比较好的媒介。比如它的交易属性、资本化属性、社群属性都比很多文化产品要强很多。

最近比较多关注的是crypto game,我们觉得gamefi这个词可能描述现在的区块链游戏的机会,不是特别贴切,所以我们就觉得应该说crypto game,因为crypto game会更强调游戏本身是好玩的,游戏本身的商业化是足够好的。我们最近在上海也关注到,因为版号的影响和行业收缩的原因,其实有大量的人才和团队在流出传统的游戏市场,但他们是热爱游戏才选择以此为业的,所以很多人其实还是想继续做下去。那么Web3就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很多人逐步就愿意参与进来了,所以crypto game的机会就比较多。

今年创新的话,其实这个行业的创新速度是非常快的,除了刚才讲到NFT对于传媒文化行业的影响,包括application的去中心化,crypto game之外我觉得行业可能现在逐步也开始思考,是不是要有明确外部正向现金流进来?不然的话就是感觉基本面一直有问题,市场崩塌起来也会崩塌得非常快,所以现在我觉得比较好的是,大家比较注重Web3正向现金流,所以你会发现有一些广告的模型,包括我刚才讲的crypto game的模型,都在通过token和NFT的方式很好的发展,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们比较关注的机会。

主持人:谢谢陈悦天的分享,接下来是请宋嘉吉和我们交流一下,嘉吉是在区块链行业深耕了四五年的时间,你是怎么看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的?

宋嘉吉:大家好,我是宋嘉吉,和其他的嘉宾可能背景不太一样,我还是在传统金融机构。但是从2014年左右开始,我们就开始关注区块链赛道,当时也是看到整个以太坊生态。应该来说,我们还是作为一个产业的观察者,当然也会有一些参与。

2022年的年初,我写的第一篇关于Web3的报告,那时候其实还没想到怎么来形容Web3,怎么具体来讲Web3,当时我们就讲了三个关键词:开放、共建和隐私,当时想到的就是这么一个感觉,所以那个时候其实感觉Web3有点像一个形容词,说这个产品挺Web3的。但你说怎么来具体形容Web3是什么?好像确实有点虚。随着各种各样的产品的推出,大家其实对Web3越来越有概念。

要提到今年让我们感觉印象比较深的,我觉得一个是有一些项目,刚才陈悦天也提到了,它已经产生了一些外部的收益,其实这个我们还是挺关注的。虽然它不能像一家上市公司一样,产生EPS和对于公司法人主体的现金流。但对整个产品的生态它还是有一个收入的,比如说大家看到ENS,现在基本上能够稳定在日均5万刀左右的收入,好的时候当然会更好,现在我看了一下大概在日均5万刀左右。这些其实都已经有比较相对成熟的现金流的模式,有些人愿意为它去支付,而不仅仅是去投机。

主持人:谢谢宋嘉吉,接下来两位嘉宾就是偏建设者的视角,先请Boyang从他现在在做Web3和游戏结合的领域,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你从一个建设者的角度,你是怎么看今年的?

Boyang:大家好,我是Boyang。首先介绍一下自己的经历,我是程序员的背景,2014年很早的时候接触到btc,后来全职开始做相关的事情是到了2018年,当时是做了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在2018年的时候,交易量都不太高,我们做的交易所最高的时候在市场上排第二名。

在这之后,因为个人对游戏的热情我们就进入了游戏这个领域,我们现在P12这个项目就是在做Web3 gaming的基建,我们做包括经济体系、游戏编辑器在内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自己之前游戏平台这方面的优势,希望游戏的创作者的数量,能够提高一个数量级,同时游戏创作的成本可以下降,游戏可以更多开源被复用、被创造出来。那么游戏内容的产量就会更像短视频、UGC视频,可以有两个数量级以上的提升。这样的一个变化是我们希望能看到,能让游戏这个行业,去真正有更大的一个跨越,这是我们P12在做的事情。

聊到过去的这一年,2022显然是非常波涛汹涌、发生了很多大事的一年,我觉得从这当中看到有一些熟悉的感觉,但也有一些新的变化。熟悉的感觉就是很多从上一轮周期过来的这些行业里的朋友,大家都会感觉2022年和2018年有很高的相似度。如果这样我们继续刻舟求剑,刻下去会看到什么?会看到2018年的年底,2019年年初是那一轮熊市起始的最低点,当时btc是在最低2000多美元这样一个点位,大家比较绝望,至少对于很多从业者来说,感觉不知道行业的未来在哪里,不知道这个行业还能不能有。

后来在2019年的时候会逐渐的开始一些反弹,大家会看龙头的走向,btc会回到1万左右,长时间在1万上下。这个时候也确实有很多build,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说融资的困难,营收的困难,会离开行业或者非常艰难的裁员求生。

行业里挺有名然后并且也让人唏嘘的例子是,有的供应链团队在2019年的时候卖电子烟来养活团队继续维持,而且电子烟卖得还不错。这是2019年发生的事情,最让人意料不到并且也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就是那一轮熊市又一个最低点,其实发生在2020年3月2日,我们讲的“血色情人节”。这个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但是这个黑暗却非常沉重非常漆黑,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也是非常可惜的。

如果我们以“刻舟求剑”的视角来看,2022年的地位就像这样,虽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但并不是我们的行业从未经历过的一年,也不是我们没有扛过去天塌下来的新事物。我认为这是一个相似的地方,但行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还有很多新变化。无论是许多应用程序的落地,用户群体的进一步扩大,还是一些协议能够持续产生收入,这些都算是新现象。

原本我们会说机构资金的进入和大钱的进入是这一轮的新现象,现在看来他们已经离开了,那些没有离开的也将会离开。此外,我个人非常看重并且最近一直在深入思考的一个角度,就是Suji提到的“network state”这个问题。就像Suji提到的,其实在行业里已经有过一些人,他们在持续地讨论,并且把理论化成了比如一本书、一个社区和一些项目,明确回答了为什么这个东西需要区块链。

第二点就是network state这个事情是一个足够大,并且也足够有意义呈现的趋势,在商业价值方面还可以再谈,但是从社会价值,从对人类文明尺度它能带来的新东西的角度来说,是极其有意义的,非常值得整整一代创业者去投入去努力的。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比如说我们P12会搭游戏场景,我们会有很多游戏里面的互动,会聚集很多玩家。这样的事情,将来它会变成network state的市政厅,会变成一个广场、一个聚会,我们做了很多Web3社交的东西,我们做了很多NFT、文化、IP的东西,将来是能够有机地成为network state大图景里面的一块块的拼图。所以这件事是近期,应该说让行业里很多人非常兴奋,并且也要开始去投身去做的一个大的变化,这是我们看到的。

主持人:谢谢Boyang的分享,把network state这个话题给带出来,我们也会在第三部分详细的去展开讨论Web3与未来社会的一些关系。接下来我们请到的是秦青,他曾经带领过千万级的Web2产品,从一个Web3产品经理的视角,你是怎么看你现在在做的事情,以及你做2dao3的组织?

秦青:谢谢徐老师,谢谢小伙伴的时间。简单做个自我介绍,我目前在做2dao3,之前做的千万级的社交产品,也只是负责其中的一些小的模块,对于社交产品发展历程有一些理解。真正意义上投身进来还是2016年开始的。之前很多的历程,大概四五年的时间都是在做产业区块链,做了很多实体区块链相关的事情。后来做了2dao3,是希望能够把更多Web2牛人和好玩的事情搬到Web3来,我始终觉得Web3值得拥有更多原来的精英,所以目前的2dao3可能会更多的去做一个NGO类似,去服务更多的创业者,去提供更多的中间件来帮助大家做创业,这是我这边的一个情况。

响应徐老师的问题和各位小伙伴分享的内容,我觉得都非常精彩。我想提出四个点,第一个是行业,第二个是赛道。

谈到行业这个话题,其实前两天我遇到了一位投资人叫比尔,他开头就说了一句话:他认为现在的Web3行业发展非常缓慢。我问他你是怎么理解的?他回答说,如果你再回顾得更早一些,比如说回溯到2012年,当整个个人电脑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一波其实也有资本的泡沫、也有寒冬、也有熊市,但是有一个不同的点,那就是资本退潮时,大量的创业者开始做APP。当时PC从网站转向了APP,大量的创业者做的APP日活却在增长,所以估值没有降低,但是用户却在增加,说明它满足了许多用户的需求。所以那个行业,也就是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快,因为有很多供给满足了当时的用户需求,所以资本可能退潮,但是行业仍在继续发展。

反观现在的Web3,会发现资本和人都变少了,前段时间我看到decentraland的日活可能只有两位数,所以我认为这个行业的发展缓慢,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我们一直在讲,这个行业缺乏一些优秀的项目,来吸引更多的用户,很少有用户把自己的真实需求,在真正意义上构建在我们的Web3上。

其次,讲一下赛道。其实还是感觉infra的东西很多,基础的东西很多,也有很多应用层的东西爆发。但是中间件也是一个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频繁提到的、升值更多的部分。比如说,云计算在2007年、2008年的时候出现后,iaas层到paas层到saas层。在saas层完成后,有许多应用被构建起来。所以有一次我跟做互联网技术服务提供的大佬聊了很久关于Web3的事情,聊完之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他说我们原来做了那么多的后端技术服务,现在可以在Web3上以SaaS化的方式提供服务。他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中间件,未来需要一轮爆发,才能将infra的这种价值传递下去,也能将应用层的价值传递回来。还是做个假设,比如像Boyang讲的,大概一年到一年半后牛市再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一个百万级、千万级或者过亿级月活的产品,这个产品可能会秒杀现在所有的NFT market或者wallet等等。在这个秒杀的过程中,背后一定是一个金字塔结构,它要基于中间比较粗壮的“腰”,这个“腰”就是我们说的中间件。所以我认为这个赛道需要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项目,一个是方向。

我认为有一个项目非常打动人心,前段时间新加坡经管局的局长公布了一个名为Project Gardience的项目。在我看来,这个项目有几个非常有趣的点:第一个是第一次使用uniswap智能合约协议提供AMM,解决了外汇流动性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们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来解决一个老问题,并在国家层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尝试和创新。第二个点是政府拥抱。除了萨尔瓦多,还有一些新兴市场开始接受一些更新的技术尝试,并且可能对供应链某种程度上没有一刀切的想法。

最后一个方向是,我今年没有看到太多大起大落的项目,但我之前听到过一个名为AMA的播客,讲到Open Science和Public Goods。现在整个区块链有很多内容朝着这个方向服务。Open Science解决了学术论文、学术界从论文到商业化的整个流程,如何使用Web3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贡献和分成,解决学术豪阀或专利技术垄断带来的问题。

所以我自己看到这些事情的发展,充满了自信和希望。刚刚大家都在讨论network state,我非常认同。如果我们将Web3视为一场革命,甚至可能带来新的希望,它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金融方面或者很小的领域,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行业,以新的基础设施来构建,比如open science。他们可能暂时没有那么多商业化,但他们有一个优点,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金融化,这也是我相信2023年,甚至未来大家更缺少的部分。我分享这些,谢谢。

Part II 2022 Web3发展现状

主持人:第一个部分各位嘉宾回望对Web3的一些观察和直观感受。在过去的一年中,虽然有很多泡沫,但也有很多细分领域,如去中心化的APP、游戏、元宇宙、金融、社交等,各个细分领域不断有新的东西落地。下一个部分,请各位嘉宾谈谈各个领域的发展。首先,我们请INDIGO老师,你认为2022年Web3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INDIGO:刚才各位老师讲得很清楚、很全面,大家都在回顾。因为我在8月份写过一篇关于Web3的总结文章,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前面也分享了,第一个就是我看到的融合,更多的人进入了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变化,现在来看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从金融层面来看,DeFi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了。在很多链上,只要是合约成本不高的时候,它可能非常好。DeFi现在目前最大的问题其实还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它能否融入到金融世界的问题。现在美联储纽约分行启动了一个名为ledger的项目,它会让美国所有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银行以及私人机构加入测试。实际上就是在测试一种美元的CBDC,这个对接肯定是需要的,两个世界的对接是非常重要的,产生类似的技术。我对他们的立法关注很多,因为我特别感兴趣,美国国会在干什么?对这个事情,他们经常在开会,天天在开会讨论。现在FTX已经倒下了,我们再从头再来,按照正常的合规、正常的东西再来做这件事。我觉得2022年之后,刚才我说到是两边世界的对接,第二个是DeFi在轨道上面要合规,它必须要做到金融监管,比如uniswap上面上了token,是不是要有一些什么机制被监管。

第二,NFT的变化。NFT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我自己理解其实NFT叫做数字的商品本身,我自己玩NFT,比如说像CloneX收购之后,后面再出的产品就没有那么金融化,他就是在卖产品。但实际上公司内心就是这样想,我就是在卖商品给你,你不是在投机的,我就是卖鞋给你的。而且他们还把那个钱包的东西完全面向移动版,表明它有非常多新用户在继续进入这个世界,我用一种新的方式去体验潮牌、体验潮鞋、体验潮流文化或者操作艺术,NFT带来的一个变化两个世界的接轨,NFT本身会更多的成为数字商品,随着这些大的消费品公司在进入。

NFT也会变成membership权益本身,比如说星巴克在年底已经上线了,它的会员卡会和艺术家联名,我觉得这都是一些很好的尝试,因为在这个世界需要更多的主流品牌进来之后,让这些产品被更多普通用户接受,包括像Instagram上了一个tab,可以让艺术家或者Influencer上线自己的面具进行销售,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多普通的人群接触到这样一些资产,让他们愿意去买卖或者说收藏,我觉得这是接轨的第二部分。

第三,可能更加远一点的部分,其实我们前面讲到,在金融之外有什么需求?我觉得整个btc网络,其实它解决的是一个信任问题,去中心化信任问题。信任问题如果在网络里面解决好了,其实它的作用范围会超过金融本身。如果能解决好了之后,我们的资产、数字的商品才有轨道,才有一个平台可以运作。在这个里面需要有一些更好的前端钱包这一层新的革新。

我的接口需要更多普通用户能够使用的场景,让他们能够购买 NFT 资产或其他token。未来可能不会称其为token,随着去中心化信任的建立和很多技术在产品背后运作,它就会像数据库一样默默地在后端工作。你也不会知道CBDC的区块链在后面运行,或者我们使用数字钱包中的美元、数字人民币或者代币,它们实际上也在区块链上。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技术将变得更加隐形和普遍化。

所有这些都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云端设施,因为现在云端设施比客户端设施更先进。云端设施在过去三年中已经成熟了很多。但我觉得,我们的钱包接口好像并没有比三年前渗透得多。这一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随着更多的行业领先者进入,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它。

第三个方面是合规性。我认为,如果下一轮牛市要开启,机构的资金必须进来。如果机构的资金没有进来,这个行业将永远是小池塘,美债货币那是大海洋,对我们来说,crypto是一个很小的池塘。如果机构的资金没有进来,数字黄金或数字资产本身将更加难以实现。因此,我认为需要机构资金进入,前提条件是那些不合格的交易所必须倒闭,然后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让机构进入,让新的法规来合规,明确资产和证券的定义,让大家在新的轨道上运行。只有这样,这些技术才有可能继续向前发展。

如果很多公司不合规,很多大公司都不敢进入这个行业,因为它们都是上市公司,一旦进入就会违规。例如 Google,虽然可以接受比特币购买云服务,但它不可能在 Google 钱包中支持支付,必须等到合规之后才能实现。我觉得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2023 年应该是合规之年,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法规和银行机构参与度在立法层面上都会有很大的进步。所以,我认为技术企业和合规改进是双线发展,在2023 年我们将看到显著的变化。这是我的总结,谢谢。

主持人:你的观点是,技术和合规两方面都是向主流靠拢。接下来,让我们请宋嘉吉和我们分享一下,去年一个很大的议题就是所谓的“新公链争夺战”,有很多新的协议层包括 layer 2 出现。作为 Web3 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协议层,你是如何看待它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

宋嘉吉:新公链在市场更迭变化中一直是市场的主题。虽然在2018年那一段时间,大家会说公链竞争结束了,但是紧接着像Solana这样的平台随后兴起,大家发现还是主战场。

在这一轮当中,如果把Solana这些作为新公链代表,从实际用户的体验反馈来看的话,至今还是比较好的。最近主要的点是基于Move语言的面向资产编程的特点。经过几轮,我总结了几点,短期看资本,中期看技术,长期看生态。比较有意思的是,所有的生态都在成立生态基金,5亿美金、10亿美金体量都非常大,那么都是在这个行业里去扶持它的这些项目,所以短期如果这一步没有,其实还蛮难的。

中期其实就要看平台的这种稳定性,大家经常听到说宕机。作为一个链去宕机,其实会对市场的信心、对用户的信心有很多的打击。所以中期整个技术的稳定,包括生态的这种稳定还是比较重要的。长期肯定还是看生态,因为到目前为止,基本上9成以上的这种创新还是出现在以太坊形态当中。前段时间,我们也看了一下整个Move语言进化和变迁,实际上还是会有一些细节变化在。下一个阶段到底这种语言带来的应用场景,不管在安全性、便捷性、可复用性上能够带来多大的变化?其实还有待去观察,现在还偏早期一些,但是我觉得是一个可以去看的一些点,我大概先做这些分享。

主持人:谢谢宋嘉吉,协议层之上就是我们所有用户最关心的应用层,应用层很多也是从最早去年提元宇宙的愿景。2021年大概12月的时候,我和陈悦天录了一期播客,当时元宇宙刚刚诞生的初期。你觉得这一年的发展,元宇宙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了?和我们当时预测的,有什么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吗?

陈悦天:我感觉一年跑下来,路径方向是差不多的,但进展很缓慢。无论是11月份Facebook把名字改成meta后的状态,还是2022年跑到年底出货量的表现,以及对meta财报的影响,因为它是公开公司,所以大家都能看到,我认为在终端这方面不够乐观。元宇宙需要一个新的场景,我们认为那是一个新的媒介,所以你需要有一个新的场景。那个场景需要终端设备的渗透率和覆盖量,否则上面的内容和受众肯定是无法起来的。

我们做了一些测算,认为如果非常幸运的话,明年苹果终端设备推出后,如果市场反应特别好,渗透率开始迅速提高,那么这个行业可能会在两年内发生与2011年和2012年移动互联网所面临的机遇相似的情况。但如果苹果的终端设备表现不佳,我们认为虚拟现实行业至少需要等待三年以上,正常情况下需要等待五年,才能达到2011年移动互联网当时的设备渗透率,AR(增强现实)可能需要8-10年。现在的起量速度非常缓慢,因此元宇宙在这里受到了很多影响。

但元宇宙中还有其他方向,如游戏引擎、编辑工具和云服务,这些方向因为是软件层面的,所以发展仍然按照正常速度不断向前推进。因此,现在正在逐步诞生一个门类,单独从游戏行业中分离出来,称为GameFI。通过将NFT加入其中,在Web3的方式下运作,社群反响非常好。而且游戏开发人员的开发压力和内容传递压力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他们可以小步快跑逐步地迭代开发一个产品,而且社群的热度可以长期维持。

以前游戏行业的开发是最卷的,因为国内拥有最多的游戏相关公司,产能也特别充裕,所以中国的游戏公司尤其是上海这一批,在内容生产线上的竞争是特别激烈的。我认为Web3的介入,早期这种小型的Demo,玩家社群也能玩得起来,并且能形成热度,有讨论,有交易,有生态系统形成。这可以对现在这种激烈的内容生产和流水线竞争产生改进,所以我认为机会可能在这里。从产品的上线预热到小版本的迭代,再到社群的运营,都可以降低你的成本,以众筹的方式去分摊很多成本,这些尝试对游戏行业非常有利。

主持人:好的,谢谢悦天总。元宇宙游戏中还有其他特性,如互操作性和底层数字资产建立,Boyang你认为从这些角度来看,这个领域是否有机会大规模应用呢?

Boyang:在元宇宙这条发展路径上,我们会觉得也有一个“刻舟求剑”的效应或“文艺复兴”的效应,每个伟大的趋势和伟大的产品都被做了N遍,直到它被做出来为止。例如现在大家说的元宇宙,MMORPG就是元宇宙,我们已经“元”了20多年,大众和这些VC才开始关注。如果你深入玩过上一代黄金时代的网游,就会知道什么是元宇宙,你要得到那些东西,如沉浸感、avatar,虚拟世界包括经济在MMORPG中都有,这已经“元”了。接下来一步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趋势的“文艺复兴”。因此,过去一年中,从2020年底Roblox上市开始,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些方面。

从硬件设备的普及角度来看,目前终端的渗透程度显然是不足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基于现有网络和设备,这个领域的趋势应该说是非常有意思的,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比如,像虚拟偶像Vtuber这样的直播形式,在过去一两年在B站上有了非常大的增长,并催生出了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ANYCOLOR是其中的一家日本上市公司。这种直播的新形态以内容为核心,抛除了直播中颜值这个因素。一旦有了这个形式,任何具备直播能力的人都可以大量生产内容,一个很有意思和内涵的人,不再需要长得好看,就可以做出很好的直播。

从这个趋势来看,我们发现现在的年轻人进入一个00后05后的群,或者接触一些员工,会发现他们的头像几乎不再是本人的照片。不会再有那种比较Linkedin式的照片,风景照、旅游照也基本不放了。他们的昵称和生活也很大程度上已经虚拟化了。从这些趋势来看,我们完全可以基于现有的网络继续往前走,进入虚拟世界与大家互动。这是一个非常落地的、现在可以做产品。在这个事情上比较领先的,Roblox也好,《堡垒之夜》也好,很多都有了非常不错的盈利。

在这种沉浸性比较高、互动性非常强的内容中,用户很容易愿意付费,这和不小心刷到广告是完全不同的心流、完全不同的沉浸级别。因此,用户愿意为这种内容付出的情绪和付费价值也会不同。这是我们看到的这个趋势。

再往前看,我们非常相信Metaverse元宇宙的趋势。因为人类现在的技术发展一直是往脱实向虚的方向发展。这并不是偶然的。我们可以用虚拟技术来进行实验,这是最廉价、最快速的方式,去做实验迭代向前发展。我们大概率生活在一个模拟中,并且会创造我们自己的模拟,我们会创造自己的“西部世界”。这条主线将从MMORPG游戏到元宇宙的发展,这个趋势是一定会持续下去的。只是看它何时到来,以什么形态到来。

主持人:谢谢Boyang的畅想。无论是元宇宙,还是游戏,社交元素都是非常重要的。Web2大公司关注Web3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期待Web3会给社交带来什么新变化。在这个领域,Suji不仅自己公司做了很多事情,还参与推动了推特之类的项目。请Suji回顾一下,去年一年Web3给社交带来了哪些新变化。

Suji: 我觉得从去年开始,包括2021年下半年,已经有很多社交方面的idea,甚至未来十年的idea也已经有了,只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逐步实现。比较大的moment,首先是2021年,当时我们天使投了一家企业,其实都没有想得很深。后来他莫名勾搭了Jack Dorsey,就让他把第一条推文变成NFT,把第一个推特变成了NFT,我们还给他们几个人拉了一个群。当时的认知是大老板应该不会回的,结果人家直接卖了。卖的时候我们也认为说,应该不会有傻子那么贵买这个东西,结果还有人买了,当然那个人可能也卖不掉。但是后来我们去采访了一些所谓的old money,因为买的那个人是一个圈内人,他们觉得三百万好便宜。我就觉得说,请问你们为什么觉得三百万便宜?他说我们家族在纽约捐了一个博物馆,在开罗捐了一个博物馆,居然能够把人类数字历史一个重要部分买下来放在那边,这件事情就很牛了,这是我在2021年的一个moment。

进入了2022年,我觉得这个事情变得更有意思了。我们现在不仅要买下人类数字历史的一部分,还要将未来network state的一些机构,内化到数字网络中。因为我个人认为,2017年以后的美国社交网络只有一个母题,新的年轻人14岁以下可能没有不一样的内容了。但是,所谓的严肃或者说大众社交网络在2017年之后只有一个母题,就是不同族群、不同类型人的观点在里面碰撞,它变成了一个真实的立法过程或者政治体制的延伸。

我们不能逃避这个母题,我觉得2017年后接触Web2创业的人不断在逃避这个母题,他们说他们要做一个新的视频直播软件,做一个新的陌生人社交媒体,不断在逃避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逃避,这个母题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觉得有几点非常有意思。首先,我们看到Defi部分拥有了银行或传统金融机构对某些东西的定价权,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不太受欢迎的国家居民,在我的世界里我买到的美元是一个UCT、就是UICC,那我看到Defi上的花点,就是我的真实花点,至于其他盘口对我没有影响。

主持人:感谢Suji分享。每次Suji分享都会超越产品经理或公司创始人的视角,通常会带来产品和技术背后的议题。这也是我们Web3行业可能经常谈到的带来什么样的新的叙事,这也是我认为传统的投资人或Web2创业者、用户进入Web3世界需要深入了解的一个方面。

我们回到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请秦老师补充一下,您认为基础设施也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现在有什么新的发展机会吗?您刚刚也提到了中间件,Web3行业与其他行业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所有数据都是公开的,都是公共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这些资源有什么用?Web2曾经无法做到的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新基础设施?您可以分享一下吗?

秦青:非常感谢。回答徐老师的问题,关于基础设施的问题,我要调整一下我的顺序。本来我是讲两个硬性的基础设施再讲两个软性的,但现在我要把软性的基础设施提前来说。

两个软性的基础设施是人文和人才。我正在与我的伙伴讨论新的趋势。他们可能有博士学位做人类学,也有李光耀学院做international files的国际学生,他们开始讨论国际的一个新趋势。我认为大家都在谈论Crypto-Native或者说加密的原生性、加密的正统性等,这已经形成了一套与我们熟知的社会治理方式不同的内容。

现在,由于Web2社交算法平台,可能会将将大家的认知固定在个人信息茧房中,因为每个人都在用算法来训练自己,推荐给你的东西都是你训练出来的,实际上会在信息茧房中越走越远,反过来让大家缺乏公共空间,但现在在网络社会和传统的Web2中,它确实缺乏了。例如以前的有一些媒体产品,原来传递或倡导的是有质量、有温度或有角度的算法,但后来算法革命,逐渐向工业化发展。这实际上是Web2最稀缺的部分,但我们在Web3中可能会弥补这一点。因此,我一直在鼓励人文领域,包括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和其他新的领域,我们希望它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作用。这是基础设施中软性的部分。

第二个部分我认为可以简单提及。在国内,很少有自由开发者的身影,这也涉及到人才方面的问题。现在有一个趋势,比如像硅谷和国内的大厂都在裁员。以前,很多开发者都是被公司养着的,但是现在大趋势带来的是一方面释放了自由劳动力,另一方面数字游民的兴起。昨天,一个小伙伴跟我说他要去泰国,因为泰国有数字游民的签证。我在小红书上搜了一下,发现有很多数字游民开始出现。所以我想起了马克思所说的一句话,在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你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才能够构建新的工厂工业化的体系。这两个基础设施,软性的基础设施和人文方面还欠缺,但是人才已经基本具备,我觉得需要精神性的东西去指引,这是软性的。

还有硬性基础设施的机会,比如刚刚我们提到的中间件的部分。硬性方面,我想提到两个问题,科技和监管。科技方面,讲到了中间件,正好INDIGO老师刚刚提到NFT。比如NFT这个事,既可以把它定义为是资产,又可以把它定义为是membership。如果它是一个权益,大概率可能未来走向是信用卡。如果是一个信用卡,我们就会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我们线下店铺能不能去基于这个信用卡做健全?我们是否要有一系列的线下硬件设备,能够满足这个需求?目前在国内,大家在做的都是数字藏品,但是基于线下membership信用卡的逻辑,我认为是可行的。其实科技方面,我并不是把目光投向在链上的内容,我认为很多链下中间件包是大有可为的机会。一定要想办法把外面的内容带到Crypto里面,我觉得这个是科技未来的部分,中间件里面软件和硬件都值得挖掘。

第二个部分,我想讲监管,我认为监管科技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已经可以看到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底层逻辑,比如KYC,它必须要知道你的所有明文数据,在Crypto里面已经被拒绝或者没有办法往前行了,所以监管科技的逻辑会越来越清晰。未来的监管机构可能会大量采购外部的商业化科技能力,这实际上是非常好的开端。因为商业化才能释放出自由和活力,现在有大量的隐私计算,才会“一体两面”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个方向是亟待挖掘的。

此外,我再讲一个监管理念的方面。现在大家都在指望着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性是Web2的监管能够去理解Web3,这个可能比较难。因为像我刚刚说的,它的根基已经不在了。另外一个可能性是,Web3能够有一套所谓的自监管逻辑。在Web3里面,有很多正在做项目的人,这些人在做安全和风控方面的工作,他们可以去理解传统Web2需要的监管方向,并且基于现有Web3的基础设施来建构一套自己的自监管逻辑。如果你需要某些东西,我可以给你这些东西,但是不是用你需要的那种方式,这样子才能够形成一个平等的对话。所以这两个软性方面,人文和人才,以及这两个硬性方面,科技和监管,我认为都是现在这个基础设施里面亟待发展的部分,能够去挖掘的项目说不定未来可能会占到这个赛道的顶端。谢谢。

Part III Web3与未来社会

主持人:感谢秦老师和各位嘉宾对细分领域的发展总结,我们也是意犹未尽。接下来是我们期待已久的Web3社会影响的讨论环节。由于Web3行业的独特属性,它不仅带来商业变革,如DAO、DID、NFT等一系列新的创新,甚至可能带来影响未来社会变量的一些因素。在本环节,我们将与各位嘉宾一起探讨Web3未来的社会影响,以及这些Web3创新如何从概念变为产品,从而影响未来社会的转型。

INDIGO:我们聊一下未来的发展。我认为,由于现在有了Crypto这样的技术概念,未来会更流行基于信任的程序化信任方式。它将影响我们社会的许多决策变化,并让一些权力被让渡出来。如果Twitter等平台能够发展良好,或者未来更多新型决策网络、交易网络得到发展,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主持人:悦天、嘉吉、秦青,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悦天:我想举一些具体的例子,特别是在商业领域看到的一些状况。首先,产品的用户现在往往已经成为这个产品的owner。原来用户可能只是被动地使用这个APP,但现在他们可以通过参与到APP的使用中获得一部分收益。甚至说他们通过“倒组织”的方式,通过持有代币(token)成为产品的owner,可以决定产品的一些方向。

这种事情在游戏领域中也越来越普遍。如果大家有玩游戏,可能会知道一个网站叫Kickstarter,聚集了大部分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但是在这个网站上需要对早期参与者给予对应的奖励,也不是一个完全售卖的过程,因为他们也没有承诺一定会把软件实体提供给这些早期参与者。但是他们会回馈这些参与者,比如将其出现在知识者列表上,这都是一些虚的权力。但是通过Web3,这些人非常容易就可以变成owner,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

因为一个游戏产品除了需要早期用户之外,最好还需要一个社群群体,让他们成为这个文化的传播营销的一份子,这样这个产品的力量就会更大。通过让渡一部分的经济利益,以及使用区块链的方式,他们可以杠杆出更大的力量。

主持人:好的,谢谢悦天。秦青:我刚刚思考了半天,发现自己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人。我既赞同 Suji 美好的未来,但我又是一个改良派,我觉得要在现有的实体经济中找找,看看有哪些东西是 Web3 这个基础设施能够帮得上忙的。

我还是会强调让更多的民众参与,这可能是现在或者说大家都在问下一个牛市在哪里,或者下一波牛市的叙事在哪里。你就会回到刚刚INDIGO老师讲的,你的钱包好不好用。我们现在有大量的 Web2 用户,但好用还是其次,有没有动力进来?你说Web2上有大量的高楼大厦,你搬进来以后可以住得很好,但在现有的基础设施中有什么东西是你现在民众必须不得不去 Web3 里面寻求的?所以这一定是一个角力的过程。

在Web2现有的基础设施中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通过改良派去改造的?我认为这一定是一个长期的命题,所以我还是会鼓励大量的 Web2 的人进入到 Web3,至少要学习和理解这一套逻辑。那可能有一些不是现在这个阶段应该去爆发的,那就不去爆发,或者说甚至比如说算法稳定币这种事情在现在就暂时不考虑,因为它的时机可能还在很远很远的未来,所以一定是先在短期内脚踏实地,比如回到悦天说到的,我们在游戏世界里面能不能借用现在新的基础设施,来构建一套能够跑得通的系统?比如做游戏的人永远问,死亡螺旋有没有可能没有死亡,只有向上的螺旋?双币制已经被大家认为是比较落后的,包括我们也会在问很多新的可能性,到底游戏算不算是一个好的资产?应该用 NFT 承载到底是什么内容?

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期待未来我们到明年创业者小伙伴们一起来讨论的。因此,我提了一些想法,最终还是希望做项目的人,能够碰一碰,然后找到一些可落地的关键点。明年合规和中间件反复强调的这两个部分,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小伙伴一起来 build。好,补充到这里。

主持人:好的,最后嘉吉有什么想法?

宋嘉吉:我感觉前面的讲话内容,慢慢地从一个飘在空中的数字世界落回到地面上。我也分享了极点,其实现在有很多人开始关注AIGC,前面悦天也提到了,就是关于AI生成内容这些方向。我认为Web3整个的许多技术,大家提到的可能是通过区块链来构建一个数字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通过DID和各种链上数据流转来建立信任。但是当大家讨论这么多关于如何改善生产关系的话题以后,可能最终你还是要回到我们的生产力的水平到底有没有提高?我能不能让更多的用户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其实这也是过去整个Web2的经历。当整个视频行业走到了短视频、走到了UGC的方向上的时候,诞生了许多短视频产品,是因为它将用户个人拍摄视频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的门槛降到了极低,而且我能把效果做得还不错,就是能够让人观看。

现在不管是刚才提到的钱包还是各种各样的插件,用到的这些东西也是在降低它们的准入门槛。我认为准入是一个方向,更重要的是,即便我有了钱包,进来后我能干什么?我可以在里面装上一些资产,然后晚上去玩游戏时去收获一下,那我还能干什么呢?如果我能在里面创作更多的内容,即便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也能够被贡献出来,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所以我认为在某些方面,AIGC这段时间能够提高个人在数字世界中具有活力的技术,这在下一个时代将会引爆很多新的叙事和新的逻辑。

回到根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数字世界中,这个逻辑同样存在。关于这些赛道的讨论,我认为明年应该会逐步增多,尤其是一些朋友跟我说,下一代GPT-4是否会通过图灵测试,那基本上已经看不出真假了。因此,我非常期待这一点。还有很多相关技术,我认为在2023年将会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

主持人:好的,谢谢各位嘉宾的分享。刚才的回答代表了Web3行业从业者两种不同的路径。一方面是像嘉吉所说的改良派,我们需要更多地拥抱监管、引入更多用户、降低门槛。另一方面则是像Suji、Boyang等人所代表的一派。这两种不同的路径都在不断地丰富Web3的世界,最终可能会找到一个结合点。

今天我们回顾了Web3行业风起云涌的2022年。在这一年中,我们见证了很多新产品和创新领域的萌芽。今天会议的主题是“科技向善”,我们不仅讨论了产品和行业的发展,也探讨了很多社会和国家层面的议题,怎样提升未来数字世界的整体活力,甚至以实验的方式推进人类文明的演进。这是值得创业者长期奋斗的领域和议题,今天都已经提到了。希望五到十年后,我们可以回顾今天的讨论,看到一部分的思考已经变成现实。

感谢各位嘉宾非常精彩的分享和观众长时间的关注,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热点:币圈风起 web开发 web前端 比特币回顾 币圈回顾

欧易

欧易(OKX)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 上一条| 下一条 »
区块链交流群
数藏交流群

合作伙伴

去玩呗SPA 百科书库 币圈交流群 美白没斑啦 玩合约 数字财经 代特币圈 旅游资讯网 借春秋财经 币圈ICO官网 宠物丫 二手域名 谈股票 借春秋 天天财富 宝宝起名 趣玩币 皮卡丘资讯 减肥瘦身吧 數字黃金 币圈论坛 妈妈知道 爱网站 培训资讯网 趣开心资讯 币圈官网 茶百科 谷歌留痕 今日黄金 百悦米 聚币网 黄金行情 非小号行情 装修装饰网 周公解梦 兼职信息网 元宇宙Web 金色币圈 玩票票财经 秒懂域名
非小号交易所排名-专业的交易行情资讯门户网站,提供区块链比特币行情查询、比特币价格、比特币钱包、比特币智能合约、比特币量化交易策略分析,狗狗币以太坊以太币玩客币雷达币波场环保币柚子币莱特币瑞波币公信宝等虚拟加密电子数字货币价格查询汇率换算,币看比特儿火币网币安网欧易虎符抹茶XMEX合约交易所APP,比特币挖矿金色财经巴比特范非小号资讯平台。
非小号行情 yonghaoka.cn 飞鸟用好卡 ©2020-2024版权所有 桂ICP备180055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