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x

在元宇宙这条路上,国内互联网公司格局差太远!

时间:2022-01-23|浏览:445

1月18日,微软68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361亿元)现金收购动视暴雪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在互联网科技圈、游戏圈、XR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举动不仅刷新了游戏圈的最高收购记录,也让人看到了微软在下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决心。
在随后的微软电话会议中多次提到元宇宙,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蒂亚纳德拉表示:“随着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以及元宇宙平台的发展,消除这些障碍只会变得更加重要。当我们考虑我们对元宇宙的愿景时,我们相信不会有一个单一的、集中的元宇宙节点,也不应该有。我们需要支持许多元宇宙平台,以及内容、商业和应用程序的强大生态系统。在游戏中,我们将元宇宙视为社区和个人身份的集合,这些社区和个人身份以强大的内容特许经营权为基础,可在每台设备上访问。将精彩的娱乐与新技术、社区和商业模式结合在一起正是此次交易的目的。”
而在此之前,微软已经有了XBOX硬件、游戏平台、Azure云、VR硬件标准方案、AR硬件HoloLens 1代&2代、零售业MR解决方案Dynamics 365 Connected Spaces以及元宇宙办公Mesh for Microsoft Teams。从系统、硬件、软件工具、平台到内容全面打通。
震惊业内外的交易价格,以及微软在打造元宇宙上的“全家桶”布局,都让我们感受到它在瞄准新兴方向时的义无反顾。而此举只是海外互联网巨头围绕下一代计算平台和下一代互联网入口之争打得头破血流时的一个缩影,反观国内,虽然元宇宙概念狂热,标签抢注积极,却难以让人感受到如Facebook动辄30亿美元收购Oculus、公司更名Meta all in元宇宙,微软这般用公司账上一半的现金收购动视暴雪布局元宇宙内容的决心。
在国内,这种大手笔的行为甚至让我们看到非常明确要往元宇宙方向进军的公司却是渺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元宇宙这条路上,国内互联网公司格局差太远!
投资未来
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差异几何
首先来看,关于元宇宙,虽然没有清晰的定义,但几乎所有人眼中的目标一致,如果用《雪崩》小说中描绘的世界来作为参考的话,那么元宇宙里面除了需要AI、区块链、云等无形的底层技术之外,还必须要包含能够实现沉浸感的下一代计算终端VR、AR终端及交互设备(未来可能是脑机接口)以及能够让用户自行产生内容的平台工具等。
在对未来的投入上,陀螺君对比了国内外几家代表性互联网巨头的投入和相关业务布局。
海外企业包括:Meta(Facebook)、Google、微软、苹果
国内企业包括: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百度、网易
游戏——元宇宙的核心基建之一
海外对游戏内容和游戏人才抢夺上同样表现积极,近年海外频现游戏并购热潮,以此抢夺游戏人才,甚至很多非游戏公司都在疯抢游戏程序、游戏美术人才。究其原因,是因为游戏在娱乐属性之外,还有容易被外界忽视的基础价值。
游戏(可往上归纳为内容)被誉为元宇宙中的房地产,因为游戏给互联网带来的最重要的资产是互联网“工业化”能力,图形应用、交互内容、物理仿真、数字模型等技术都将对实现元宇宙产生关键价值。因此作为元宇宙的基础建设之一,游戏产品以及背后的游戏公司自然是各大互联网巨头争相追逐的香饽饽。
而不断创新高的投资价格也和标的稀缺有关。纵观全球游戏公司,优质标的远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多。若抛开索尼、任天堂等围绕主机自建生态的厂商(当然,它们主动卖身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有一定体量,可以持续生产优质游戏,并且能够作为元宇宙拼图的头部游戏公司其实已经屈指可数。
更关键的是,打造优质的游戏内容是一件需要时间积累和经验沉淀的事,投资成熟的开发团队是最高效的入场方式,而具有历史沉淀的游戏公司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微软此次斥资687亿美元现金,本意或为抢下元宇宙世界中最稀缺最捉摸不定的板块——内容。反观国内,还从未有任何一家科技巨头表露过如此破釜沉舟的魄力。
事实上,对国内有意布局元宇宙的科技公司来说,游戏和内容恰恰是最大的软肋。不管是腾讯字节,还是阿里、百度,亦或小米、华为,平台/渠道型巨头们向来善于围绕用户做生态经济,也不缺乏流量,却唯独对真正影响全球的优质内容生产束手无策。
· 首先,创意行当无法数据化,也没有明确的创作逻辑可言,只能靠经年累月的沉淀以及天才创作者的灵光一现。
· 其次,无论是海外已发力数年,拥有高拟真度、强沉浸感,被外界视为元宇宙绝佳落地场景的3A游戏;还是拥有极强创作自由,被外界称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在短时间内国内企业显然不具备与海外企业一较长短的条件。
· 最后,欧美和日本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对大多数玩家而言,老牌厂商的经典IP有着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后入局者很难后来居上。
诸多因素叠加下,在迈向元宇宙世界的路途上,国内科技公司最现实最理性的方式就是对优质内容厂商完成并购,以补齐内容短板——可问题是,游戏研发公司在明知游戏和内容是元宇宙世界里关键部分的情况下,还会轻易将“船票”拱手送人吗?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创作出“万千玩家芳心收割者”《原神》的业界新贵米哈游。
作为近年来为数不多大获成功的原创游戏IP,2021年《原神》从全球手游玩家口袋中狂揽18亿美元(加上PC和主机端的话这个数字只会更恐怖)。业界有传闻称,凭借《原神》米哈游的净利润已一举超过网易,其现金流也早已以数十亿人民币计。试想一下,这样一家处于上升期、产品足够有底气、在全球拥有无数拥趸的厂商,又怎么会甘心充当他人元宇宙布局中的一块小小拼图?既然有那么强的内容为何不亲自下场?
其实早在去年,米哈游就撸起袖子张罗起自家的元宇宙地盘。3月,米哈游与瑞金医院合作,押注脑机接口;6月,米哈游又斥资6亿投资Soul,意欲打造“社交元宇宙”;此外,米哈游还提出了一个远期愿景:在2030年,打造全球十亿人愿意生活在其中的虚拟世界。
加上客观存在的政策因素,在并购内容型厂商一事上,国内科技巨头普遍束手束脚。所以并非国内科技巨头“不知兵也”,实在是可供他们施展拳脚的空间有限。
更重要的是,国内科技巨头似乎也没有像Facebook和微软这般,拿出全面向元宇宙进军的决心。
观察腾讯、字节、阿里近期与元宇宙概念相关的投资案可以发现,腾讯投资标的大多集中于游戏领域,且多为中小规模公司,而且除了近期收购的游戏手机制作厂商黑鲨,鲜少涉足硬件领域;相比腾讯大刀阔斧的投资,字节的步伐更加收敛,只是目前看来,收购Pico暂时还未与公司其他业务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而阿里的投资布局则完全没有受到元宇宙概念影响,依然围绕数字服务和创新业务展开。
因此,即便腾讯喊出打造“全真互联网”、构建“超级数字场景”的口号,网易认为他们可能是最适合做元宇宙的互联网公司,可是单就结果而言,国内科技巨头普遍没有拿出孤注一掷的劲儿,更不用侈谈争夺进入元宇宙世界的门票了。
元宇宙布局一旦落后
国内或遭次世代降维打击
元宇宙概念爆发以来,不少海外科技巨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前有Facebook颠覆式改名Meta,官宣All In元宇宙,后有微软并购动视暴雪会议纪要中,“元宇宙”被微软高管重复提及。更不用说,苹果、谷歌在元宇宙基础设施的储备已经相当深厚。
相较之下,虽然过去一年“元宇宙”一词频繁见诸国内各大互联网上市公司的公告信息,上到游戏公司下至实体企业疯狂注册元宇宙商标,但真正有所动作的却是极少数。即使是最头部的那几家科技巨头,元宇宙也更多是作为实验项目进行探索。
在国内环境逐渐收紧的大背景下,谨慎观望、缓而图之成了行业中最常见的态度。
然而,从来是人等潮水,潮水绝不会等人。如我们所有人都意识到的,元宇宙代表的是互联网产品乃至人类生活的下一个形态,Meta、微软和谷歌们正在做的,既是互联网公司未来都会做的,也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这股趋势不可避免,也无法被外力阻止。
当然在当前政策下,通过并购快速布局元宇宙已非明智之举,但这绝不是国内迟疑不定、裹足不前的借口。在海外科技巨头跑马圈地,重兵布阵元宇宙之时,我们愈应清晰认识到元宇宙的竞争,背后其实是互联网科技综合实力的竞争,是科技硬件、互联网内容、人工智能等技术力的一次大比拼。
我们需要知道:倘若海外公司有朝一日率先踏入元宇宙的世界,我们或将迎来真正意义上的次世代降维打击。

热点:区块链 数据 元宇宙

欧易

欧易(OKX)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

« 上一条| 下一条 »
区块链交流群
数藏交流群

合作伙伴

谷歌留痕 美白没斑啦 黄金行情 趣开心资讯 币圈ICO官网 装修装饰网 百科书库 天天财富 币圈官网 非小号行情 數字黃金 培训资讯网 金色币圈 秒懂域名 去玩呗SPA 皮卡丘资讯 茶百科 妈妈知道 百悦米 币圈论坛 今日黄金 趣玩币 数字财经 宠物丫 二手域名 借春秋财经 宝宝起名 借春秋 减肥瘦身吧 兼职信息网 周公解梦 代特币圈 元宇宙Web 玩票票财经 币圈交流群 玩合约 旅游资讯网 聚币网 爱网站 谈股票
非小号交易所排名-专业的交易行情资讯门户网站,提供区块链比特币行情查询、比特币价格、比特币钱包、比特币智能合约、比特币量化交易策略分析,狗狗币以太坊以太币玩客币雷达币波场环保币柚子币莱特币瑞波币公信宝等虚拟加密电子数字货币价格查询汇率换算,币看比特儿火币网币安网欧易虎符抹茶XMEX合约交易所APP,比特币挖矿金色财经巴比特范非小号资讯平台。
非小号行情 yonghaoka.cn 飞鸟用好卡 ©2020-2024版权所有 桂ICP备180055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