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9|浏览:201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平日前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上表示,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四个核心领域中,需要有更多的顶层设计,而不是简单地盲目推进。这四个问题分别是:商业银行的角色定位、应用的场景和社会上其他支付手段支付边界的定位与合作、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定位与合作竞争,以及数字货币的智能化问题。
何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就这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 商业银行的角色问题:商业银行不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者,而是央行的代理,帮助央行进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传播和存取。
2. 支付边界问题:央行数字货币不仅仅是小额支付的替代品,它是一种去中介的电子支付手段,不依赖商业银行或第三方支付机构。它具备传统电子支付手段的所有优势和特点,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巨变。
3. 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定位与合作竞争: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支付中的匿名性仅对发行国的央行透明,这可能会导致国际资本的匿名流动。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支付中应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是区域性还是全球性?大额还是小额?这需要仔细考虑,如何协调各国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国际流通,实现信息共享。
4. 数字货币的智能化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智能化应该由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来实现,而不是央行的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在哪些场景需要智能化落地?我们需要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推动智能化,因为会涉及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了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整个经济实现加速数字化的转型。然而,在应用的场景和社会上其他支付手段的定位、合作,以及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定位与合作竞争上,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顶层设计,而不是简单地盲目推进。
(以上为何平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21春季会议”上的发言节选。IFF春季会议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近期播出的《中国经济论坛》电视节目。)
制片编导: 吴磊 许姗姗 周宝平
项目制作人: 傅娆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