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浏览:210
DeFi是2019年区块链行业最火热的概念之一,一般被通俗理解为去中心化金融,即依托分布式网络搭建的金融体系,尤其以以太坊生态中的部分知名金融类项目为代表。
由于这类DeFi完全基于链上资产以及智能合约运行,暂时无需被链下信息准确性、有效性等问题干扰,故而成为区块链应用落地进展较快的场景,目前涉及去中心化借贷、去中心化交易、稳定币等众多领域。据DappTotal数据显示,截止1月11日DeFi锁仓总价值达9.36亿美元。
当然,业界对DeFi概念的界定仍存在不同理解,例如DeFiLabs创始人代世超就告诉链捕手,她更乐意将DeFi称之为分布式金融或开放式金融,因为去中心化的逻辑会将其本身庞大的生态愿景与实际价值空间窄化,DeFi一定程度上对标传统金融体系,虽然身处千亿级乃至万亿级蓝海市场,但受限于底层公链交互难、可抵押资产单一、产品操作繁琐等问题,目前仅在极少部分加密货币用户群体中流行,其发展仍然困难重重。
据链捕手多方采访与分析,当前DeFi行业的发展主要有四个层面的困难,并涌现出不少相应的解决方案,但仍然需要更多探索。
在第一个层面,由于用户使用加密货币参与DeFi不同于在交易所的购买、交易等简单行为,这需要用户清楚如何创建钱包、管理私钥、进行签名等操作流程,并对其中涉及的智能合约、抵押借贷等概念较为理解,对初入门者而言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对此,许多DeFi项目开发团队都有推出解决方案,例如原力协议也尝试通过推出H5网站Pawn(典当铺)云端加密金融服务,来解决用户自己掌握助记词的麻烦。该项目CEO雷宇告诉链捕手,原力协议去年先后推出了几款试验性的产品,但由于在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并没有做大规模推广,所以用户活跃度水平并不太理想。
DeFi生态领头羊MakerDAO则在尝试与中心化交易平台的合作,为用户开放更多、更简单地借DAI渠道,但这种模式无疑在去中心化理念上有所让步。
而代世超则认为,市面上的DeFi团队多为程序员驱动,只能尽量在产品设计和使用门槛上做优化,有一些技术突破,但作用并不大,真正爆发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产品提升只是一方面。
在第二个层面,不同主流区块链网络中优质资产的互相流通是个不小的难题,例如借贷与交易场景中都需要BTC、ETH、XRP等不同资产实现便捷流转,即需要实现链与链之间的互通,但当前的跨链技术并不成熟。
特别是对去中心化交易所而言,许多建立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由于无法实现与BTC等资产的锚定,故而用户只能购买在以太坊发行的资产。由于许多优质资产匮乏,不少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户都在抱怨,找不到自己想要使用的交易对与资产。
目前,行业里已经有不少团队在做出尝试,最主流的解决方案是将不同类资产都通过锁定映射在特定区块链网络,比如imtoken推出的imBTC,它是通过1:1锚定BTC发行的以太坊Token,持有者可以自由转账、赎回、兑换,这使得BTC间接获得具有智能合约的可互操作性,并在以太坊的去中心化交易和金融服务中为用户使用。同样,币安公链在其去中心化交易所也采取了类似的解决方案。
但本质上而言,跨链技术才能真正解决这个困境。「今年我们将积极扩展跨链技术,为产品带来以太坊生态之外的其他优质资产用户,同时通过与项目方深度合作,抓住其自带用户群。」雷宇告诉链捕手。
在第三个层面,DeFi项目作为强金融属性的业务,合规的背书对其前景具有重要影响,但如今形势并不明朗。特别是在某些DeFi场景下需要链下数据配合,但许多重要链下数据都需要合规才能使用。
「盘活传统资源核心问题还是合规,需要和监管打交道,涉及的人脉、技巧非常多。除此之外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