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浏览:183
近年来,某法院审理了两起网络传销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涉及22名被告人。这些网络传销案件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了新的骗术,通过打动人的情感,诱惑力强。例如,“人人公益”传销团伙以“人人公益、爱心慈善”为幌子,在互联网上宣传他们的营销模式可以带来高额利润,然后诱骗人们注册会员,在线下鼓励会员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制造一个假象,让人们以为他们是一个充满爱心的慈善组织。他们还通过讲师讲课洗脑,不断发展下线会员,从而获取高额提成和返利。
二是网络传销借助互联网传播,发展速度快,规模增长迅猛。一些犯罪团伙设置了网络平台,在线上宣传所谓的“致富信息”或推销虚拟产品,然后通过地方代理进行实地宣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人们加入。会员购买产品或投资入会后,会被设立不同的等级,然后按照等级进一步发展下线。这种新型网络传销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规模,会员数量多达几千人甚至十万人以上。
三是网络传销具有明显的非接触性和跨区域特点,隐蔽性很强,取证和打击困难。传销组织者和领导者通常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非接触性,不公开露面,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接受款项,增强了隐蔽性。传销犯罪团伙经常更换网站平台,甚至将服务器设在国外,以逃避监管和打击。同时,参与人员彼此不认识,只通过网络联系,这增加了取证和打击的难度。
四是网络传销具有强大的渗透力,通过互联网拥有理论上无穷大的“参与群体资源”。传销犯罪团伙以各种高大上的旗号打着招牌,在互联网上传播,具有更强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浏览这类网站的上网用户都可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只要犯罪团伙聘请专门人员管理网站,并对会员的提成和计酬进行系统计算,就能相对容易地组织和管理,参与人员遍布各地,社会影响巨大。特别是在网络传销经过洗脑后,规模迅速扩大,对涉及的人员、家庭以及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巨大危害。
为了避免陷入传销陷阱,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警惕利用高科技产品、公益慈善等伪装形式的新型网络传销,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一旦发现涉嫌组织或领导传销犯罪活动,应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立即报警,并配合警方依法打击。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