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9|浏览:189
中国科学家团队在东北辽西朝阳地区一具1.25亿年前的尾羽龙恐龙骨骼化石中,最新研究发现一组特异埋藏保存完好的软骨细胞,包括一些健康状态下“化石化”的软骨细胞,以及一些快要凋亡的软骨细胞。 尤为特别的是,本次研究还发现恐龙软骨细胞的细胞核中可能还保存了细丝状的染色质,从而揭示恐龙骨骼中的有机物质并没有像之前理解的那样完全“石化”,至少在软骨细胞中还存有恐龙本身的有机分子。
——中国新闻网
2. 503微秒!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破世界纪录
9月25日,在2021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于海峰发布了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成功使量子比特退相干时间达到503微秒,打破了2020年3月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组保持的360微秒的世纪纪录,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在量子物理领域,保持好的量子相干性至关重要,它决定着量子门操控的保真度、量子电路的深度等一系列量子计算机核心性能问题。延长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一直是各国技术竞赛的焦点,在过去十年内量子比特的相干时间增长了近5个数量级。
——《中国科学报》
3. 科学家首次获得星际最大类肽键分子观测证据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李娟、王均智和沈志强等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利用目前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在人马座B2(SgrB2)中首次探测到丙酰胺分子C2H5CONH2,这是目前在星际空间发现的最大的类肽键分子。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期刊》。
蛋白质由一个又一个氨基酸(NH2CH(R)COOH,R=H,CH3等)连接而成,两个氨基酸之间的羧基和氨基发生脱水缩合,形成一个肽键结构-NHCO-。肽键是蛋白质中普遍存在的特殊结构,也是蛋白质的特征结构,因此类肽键分子的观测对于星际蛋白质形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此前在星际空间探测到的200多个分子中,只有4个类肽键分子,大大限制了相关前生命分子形成的研究。
——《中国科学报》
4.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五重孪晶金纳米晶
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李越研究员课题组与济南大学李村成教授合作,基于多元醇还原体系发展了一种简单、高效的通用合成策略,实现了不同形貌的五重孪晶结构的高质量合成。相关研究结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化学科学》上。
晶体中的孪晶往往在晶粒界面处产生并沿着某个晶向生长。由于应力引起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多重孪晶结构纳米材料已经在晶体生长、生物诊疗、等离子体光学、催化等领域广泛应用。其中,五重孪晶具有五重对称性、精确定义的晶体结构以及可控的长径比,在可见到近红外光区有着非常有趣的光学多样性。为了充分利用它们与形貌、尺寸相关的光学性质,发展一种通用策略实现其高重复性制备,并研究其生长机制至关重要。
——《科技日报》
5. 我国学者在半导体p-n异质结中实现光电流极性
热点:芯片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