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21|浏览:208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突破了广泛使用的硅基光伏发电效率,达到了25.7%。然而,尽管如此,钙钛矿太阳电池在市场应用方面仍然不如硅基光伏发电。目前,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产能还不到硅基光伏发电的千分之一。
投资人更关注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水气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希望投资一些有高技术门槛、能够解决行业发展问题且市场较广阔的高科技项目。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也是科研界攻克的难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所的研究员胡林华课题组联合国内外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钙钛矿太阳电池的自修复,提高了湿度稳定性。相关成果已经在《能源化学》杂志上发表。
钙钛矿太阳电池材料容易受到湿度和辐射的影响,在大气条件下容易降解,影响了其稳定性。为解决这个问题,胡林华团队引入了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湿度稳定性,并实现自修复的效果。聚乙烯吡咯烷酮可以包裹碘铅甲胺,形成疏水屏障,阻止水分子的入侵。此外,聚乙烯吡咯烷酮还能抑制甲胺的分解和挥发,提高电池的自愈能力。
胡林华团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但他们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发现聚乙烯吡咯烷酮与钙钛矿材料形成的氢键起到了重要作用。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稳定性对于实际应用非常重要。胡林华团队将继续开展相关研究,以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
钙钛矿太阳电池的市场机会吸引了投资人的关注,但目前实际投资人并不多。投资人需要对这类颠覆性创新项目的投资周期有一定认识,并对技术进步趋势敏感。
胡林华团队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大面积制备和无毒化器件等问题。胡林华期待团队的研究能为钙钛矿太阳电池产业化提供指导。
(本文为沈春蕾的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