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28|浏览:212
2023 年 5 月 19 日至 5 月 23 日,为期 5 天的以太坊 2023 开发者社区会议在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告一段落。从 19 号首日的超级路演初赛(Super Demo Preliminaries)开始,到 23 号路演决赛(Super Demo Finals)结束,会议进行了 48 场次的路演以及 53 个议题的分享。与此同时,主会场外,许多 DAO 和投资者也组织了各类技术分享、社交活动。
在这次高强度、高密度的交流和互动中,我们感知到一种难以直抒的紧张气氛在参与者间悄然累积。不同背景的与会者之间似乎逐渐发现了很多彼此在观点上的冲突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特别是在中文世界从业者与欧美同行之间的张力尤其明显。某种程度上,这种张力或者焦虑的产生,与本次会议的内容表现、组织形式、参与者构成与背景都有着密切关系。Aki Network Research 与伙伴们将在此为读者们剖析这些傲慢与偏见的来龙去脉。
本次会议的核心参与者构成主要包括 Vitalik Buterin 及其紧密团队、以太坊基金会、以太坊社区、Zuzalu 的开发者以及各类数字游民。他们聚集在 Vitalik 和朋友们发起的 Zuzalu,这是一个首创的快闪城市社区形式的社会实验,地点在黑山的 Sea Forest 度假区。
Zuzalu 的目的是以共创、共生的方式交流、决策,以解决 Web3 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和问题。为此,Vitalik 个人出资 200 万美元,赞助符合要求的组织、项目或开发者进入 Zuzalu,并为他们提供了酒店住宿等必要的支持。这个多元的参与者组合,不仅强调了底层技术的重要性,也突显了账户抽象和用户隐私等基建方面的重视,以此确保未来能够应对大规模的流量和交易需求,同时也为标准化的入口铺平了道路。
虽然 Zuzalu 作为一个颇具 70 年代嬉皮士风格的社会实验,在开发者社区中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也引来了很多针对它举办形式中心化、选取模式裙带主义、以及彰显硅谷精英主义生活方式的批评。
另外一个显眼的参与群体是源自亚洲的与会者,他们在全球市场中积极寻求更大的影响力和价值。这部分与会者,特别是华人项目的代表们,对用户增长和产品体验有着强烈的关注和洞察力,他们的思考和努力在应用端为区块链的发展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和想象空间。
然而,可能由于其创新和实践的方向与以太坊社区的主流理念存在一定差异,他们在会议期间普遍感到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并未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这种情绪和感觉可能表现为一种深层次的不满和挫败感,为会议的气氛增加了一种难以言明的张力。
这种潜藏的矛盾与冲突并未因为会议的延展和交流而得到缓解,并在一次偶然且必然的事件中被推至高潮。笔者采访到一位不透露姓名的与会者,表示在寻求和 Vitalik 合照的过程中遭拒:「no Chinese, thank you, but sorry.」该被采访对象表示:「当时我表示自己是 Big Fan, 希望寻求拍照,并且 T-Shirt 上贴满项目标签,此前很多华语项目寻找 Vitalik 进行拍照为项目引流背书,所以这个态度我是理解的。」
该事件在华人社群内引发了一定的争议,个中情绪似乎并没有因为会议的结束而消散。相反,它似乎在与会者间心中留下了更深的痕迹,仿佛在告诉我们,虽然会议已经结束,但其实真正的问题和挑战才刚刚开始。我们能清楚地感觉到,接下来的全球市场动态中,我们需要面对的将不仅仅是表面的问题,更是这种无形的压力、较量和紧张情绪。
冲突可以被理解为两类不同的思想观念之间的激烈交锋。无论是被归类为傲慢、中心化,还是急功近利、挫败感,这些都是表面上的碰撞。为这些观念的评估、分类和贴上标签,相对来说是简单的。但真正去理解这些动态的源头,探求这些表面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却是一项复杂且艰难的任务。
因此,笔者试图去理解和诠释这个过程,尽管所提出的观点可能会受到个人视角的限制,可能存在片面性,但非常欢迎各方的批评、指正和反馈,以帮助笔者得到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以太坊的发展路径一直在努力解决一些根本性的挑战,包括扩容、账户抽象和用户隐私等。
这些都是关乎以太坊底层基础设施稳固性和用户体验的重大课题。虽然从长期来看,这是为下一个创新阶段铺路,为更广泛的应用和用户的到来做好准备,然而可能在短期内,这些努力并不能形成鲜明的新故事。在 zk 基建项目的关注度上,以太坊的决策似乎更多地受到了技术可能性的驱动,而非现有的用户基础和应用生态的潜力。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尽管以太坊在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上下了大量的工作,但在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应用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欧洲中东的创业者过于关注基建和 B 端服务建设,没有看到有潜力推动行业新叙事的项目方以太坊社区需要关注并支持更多注重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的项目,以更好地满足现有和未来用户的需求。
笔者认为,Web3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虽然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但是也已经过了可以简单粗放地认为用户一定会水到渠成自然增长的阶段。这一论点可能对于见识过移动互联网时代残酷竞争的亚太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清晰的,而对于欧美创业者来说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接受。新的 Web3 用户,需要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来把更好的基建派上用场,这是第一性原理。
欧美创投圈在基础建设项目上的投入确实越来越大,这使得相关项目的估值飙升。然而,许多这样的项目尚未能讲出有力的区分度,只能依赖于空投预期来吸引和保留用户。这在熊市中产生了一种紧张和焦虑的氛围。
将新的基础建设项目视为锁定流动性的手段可能是路径依赖的思考,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流动性是关键,新的基础设施项目通常会吸引大量流动性。但是,这种策略也可能引起一些问题。
首先,它可能会抑制创新。如果流动性主要集中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中,那么其他创新项目可能会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来进行发展。此外,这种策略也可能使生态系统变得过于集中,导致缺乏竞争和多样性。
其次,锁定流动性可能会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如果流动性被大量锁定在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中,那么一旦这些项目发生问题,可能会引发流动性危机,对整个市场造成影响。
因此,虽然通过新的基础设施项目锁定流动性可能在短期内有所效果,但在长期来看,我们需要寻找更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式来管理和增加流动性,例如通过鼓励竞争和创新,以及通过建立稳健的风险管理机制。
本次 EDCON 中和以太坊自身发展相关的重点话题,包括 Roll-up 扩容、zkEVM 路线图、账户抽象、用户隐私等,对开发者们来说都是老生常谈。
但同时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以太坊在推动重点基建的过程中,一直都是在层层递进地排期,且迄今为止交付状况良好:从几年前开始布局转型 PoS 共识机制,到近两年定调 Roll-up 为中心的扩容方案,再到去年波哥大会议开始锋芒毕露的账户抽象等等。
以太坊的技术累进也影响到了其生态上的各类参与者,比如 PoS 转型覆盖矿工群体,扩容方案主要面向开发者,而当下的 AA 和链上隐私就是直接服务普通用户的基础设施建设。
可以说,以太坊从未忽视应用端的发展。相反,它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下一个能打破旧模式的项目或范式铺设道路。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心化的组织,比如以太坊基金会和 Vitalik 的小圈子,在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中的优先级排列必然会有许多审时度势的考量。
正如以太坊联合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在他的主题演讲中提出了以太坊面临的三大技术挑战:扩展性,隐私和用户安全性。他指出,「在过去的十年里,以太坊的主要关注点在于智能合约的安全性,而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将更加关注账户的安全性」。
根据 Edcon.io 官网议程议题的主题分类,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以太坊当前最关注的方向和精力分配。显然,对于以太坊来说,现在是大力推进账户抽象和用户隐私的时候了。这是符合逻辑的——行业需要首先确保底层能够承载巨大流量和天量交易,然后再优化用户界面,制定统一的标准。
另外一方面,在本次 EDCON 中海外的开发者社区也较多表露出对于 Ponzi 文化的警觉和担忧。在亚太创业者中 fomo 和 ponzi 应该至少在项目增长早期是市场运营能力的重要体现;而在亚太以外,大多数人似乎只看到了一个项目的资产价格从最高开始下跌的过程,而轻视了前半段从 0 到 100 的正面影响。
当然,整个行业也需要更好的共识和社区机制来敲打项目方,要求他们加强自我规范和自律。同时,也需要投资者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更好地判断哪些项目是真实可靠,哪些项目可能存在风险。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由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以及跨国界的特性,这使得监管和追踪对项目方来说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采取措施来减少这种风险。可预见的是,未来随着基建的完善和更大流量的涌入,以下应对策略会得到逐步完善。
提升行业自我监管能力:加密货币和区块链行业的各大参与者应该共同致力于构建和维护行业的自我监管机制。比如,设立行业道德准则,明确行业规范,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上链公开曝光,鼓励大家遵守规定。
提升投资者教育和公众意识:对于公众和投资者进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让他们了解诸如 CX 计划这类欺诈行为的典型特征,提升他们的防范意识,能够辨别那些看起来过于美好的投资机会。
加强技术监管手段:利用区块链的透明性,开发更好的分析工具和监管技术,帮助检测和防止欺诈行为。
强化法律法规:虽然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具有跨国界的特性,但是法律法规的强化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打击欺诈行为。各国政府应加强对此类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并配合其他国家共同打击跨国欺诈行为。
鼓励透明和责任感:鼓励项目方公开透明地展示其项目的运作方式、团队成员、财务情况等信息,同时,也要求项目方对投资者和社区负责,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
以太坊基金会在举办过程中,确实流露出一些自我中心的态度,且他们对于应用端的发展的敏锐度似乎不足。
因此,华人和亚太创业者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感到自己的观点和贡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理解。这些都反映了以太坊社区需要更多包容和理解多元化的声音,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和支持那些真正面向用户的应用,以此来提升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繁荣。
这个问题也提示我们,以太坊社区需要有更积极的行动,去理解、关注和支持那些对应用端发展具有敏锐触感的项目和创业者,无论他们来自何方。
虽然华人项目重视用户增长和产品体验,但其抽象层面上的核心叙事通常显得不够坚定强烈,且创始团队想象出的需求常常超越了基于实际场景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他们对于国际世界的产品定位有待加强。
因此这一次的碰撞和张力,虽然看起来可能是冲突的,但它也可以被视为一次有价值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这为不同的思维模式、文化和价值观提供了一个交流和理解的平台,使得各方都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和假设。
本文为PANews入驻专栏作者的观点,不代表PANews立场,不承担法律责任。文章及观点也不构成投资意见。图片来源:Foresight News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用戶喜愛的交易所
已有账号登陆后会弹出下载